北京 长沙 重庆 成都 广州 杭州 南京 深圳 上海 武汉 西安

话题:怎样喝酒才叫“适度喝酒”

timg (2).jpg

    经常去酒吧的朋友,总会慢慢爱上喝酒。一天一杯酒,活到九十九岁”、“喝酒,喝酒”、“适量饮酒,身体健康”……这些说法都是耳熟能详的。许多好的饮酒者把它当作最后的堡垒来保护他们的食欲。


    今年5月,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项为期10年的后续研究,该研究基于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50万中国人。结果证实,随着饮酒量的增加,中风的风险均匀增加,这意味着长期以来,中度饮酒和心血管健康的修辞难以确立。


“饮酒变异基因”的研究


      适度饮酒对健康有益的观念已经流行了几十年。一个广为流传的理由是:在20世纪90年代,根据著名的美国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法国人喜欢吃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但同时,他们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法国悖论”,人们把这个谜团归因于法国人有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他们喜欢红酒。


      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已经绘制了饮酒量和心血管疾病(如中风和冠心病)发病率的曲线。他们发现两者的关系呈U形,即饮酒量低于醉酒率,无限制饮酒者的发病率较低。 。科学家正在寻找这一发现的合理解释。例如,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可以扩张血管并发挥抗氧化作用。然而,动物实验已经证实,如果白藜芦醇想要在人体中发挥同等作用,那么这个人几乎不得不在葡萄酒的海洋里游泳。另一种可能性是适量饮酒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 HDL-C也被称为“好胆固醇”,它的作用相当于血管中的“垃圾搬运工”,它可以清除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并导致血管狭窄的杂质。但到目前为止,这一推论尚未得到充分证实。


     同时,对U形曲线的研究成果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牛津大学纳菲尔德人口卫生系陈铮鸣教授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解释说,在以前的研究中,通常的做法是询问受访者喝了多少酒,然后观察和跟踪他们的发病率,并在两者之间画出一条曲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不酗酒的人很可能会身体不好,如果他的经济状况不佳,很容易生病,而适度饮酒的人往往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社会地位。除了喝酒,还有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医疗条件,这些都导致了这一点。发病率低。也就是说,适度饮酒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低之间可能存在假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为了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尽可能消除这些混淆因素。


  陈铮鸣团队这次接纳的是被称为“孟德尔随机化”的遗传学研讨要领,这是一种近十年来被科学家们普遍应用的招数。简单地说,就是要找到可以决定饮酒量的基因,反映不同个体饮酒量的差异,然后与发生率建立关系。因为基因天生就是随机分配的,所以整个过程类似于模拟大型临床随机试验。以前,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尝试,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最终结果都不如陈铮鸣研究那么强大。陈铮鸣选择东亚人特有的“饮用变异基因”——负责编码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的两个基因。酒精(乙醇)进入人体后,必须先在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之后,乙醛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无毒乙酸,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然而,在东亚人群中,30~50人编码乙醛脱氢酶的基因存在自然突变,这意味着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乙醛在体内的积累。情况是,喝酒后,脸红,感觉不舒服,喝太多酒。醇脱氢酶基因的变异会加速乙醇分解成乙醛的速度,这也会导致血液中乙醛的浓度升高。


     正是因为有两种“饮用变异基因”使不同的人饮用不同量的酒精。在陈铮鸣研究中,对50万人的实际饮酒量进行了随访,确定了50万人中160,000人的基因型。研究发现,基因型分组后,不同的基因型和饮食量呈高度正相关。在随访的男性人群中,两个“饮酒基因”的平均饮酒量是每周4克,没有任何变化的个体饮酒量约为256克,后者是前者的60倍以上。用陈铮鸣这个词来说,这就好像有一个高倍显微镜,以便于下一步清楚地显示饮酒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陈铮鸣小组对50万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进行了10年的跟踪调查,并根据饮酒基因绘制了16万人饮酒与疾病发病率的关系曲线。研究发现,随着饮酒量的增加,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的发生率呈线性增加,饮酒对出血性卒中的影响更大。根据研究,中国男性缺血性中风的8%和出血性中风的16%可直接归因于饮酒。中国女性饮酒不多,这为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控制,证明在相同的条件下,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是由于饮酒所致。


     由于该研究以“饮酒变异基因”为工具来确认饮酒与中风发生率的关系,这个结论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应用。然而,由于心肌梗塞患者的数据有限,这项研究没有得出结论,这种疾病与饮酒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timg (3).jpg


  酒精消费管控


     事实上,除了这项研究之外,近年来,人们还讨论了关于喝多少酒被认为是“适当饮酒”的标准问题。


    去年8月,《柳叶刀》发表了一份关于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酒精消费和疾病负担的27年分析报告。本文指出,由于健康原因,最适宜的饮酒量应为零,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健康风险将显著增加。


      但去年四月,《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篇基于19个高收入国家83项研究的论文,涵盖了近60万饮酒者。文章分析了饮酒风险的安全门槛,发现总体来说,人们每周饮酒不应超过100克,这相当于大约5到6杯红酒或5至6瓶啤酒。否则,它将有健康的影响。


      事实上,这个数值已经低于当前世界居民膳食指南所消耗的酒精量。例如,2016年中国膳食指南建议男性每周饮酒量不超过175克,女性每周饮酒量不超过105克。该研究还发现,当40岁的普通人每周消耗100-200g,200-350g和350g以上时,他们的预期寿命将分别减少半年,两年和四年到五年。


     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乔岩,有一些研究证实适度饮酒有利于预防冠心病,但一般来说,这种益处会被饮酒和致癌等其他风险所抵消。S.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关于酒精与健康的全球报告,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等都与饮酒有直接关系,女性饮酒的风险通常高于男性。”乔岩“说即使适度饮酒,如乳腺癌和结肠癌,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目前,世界各地的人们的饮食指南中都有这样的词语:“如果你不喝酒,就不要喝酒以预防疾病。”这实际上表明适量饮酒对健康有害。


      作为“杀手”,酒精消费在世界疾病负担中排名第七。虽然近年来人们对酒精危害的看法逐渐加深,但预计全球酒精消费总量将会增加。根据2018年全球酒精与健康报告,据估计,在目前的区域政策中,世界人均酒精消费量将从2016年的6.4升增加到2025年的6.6升,到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为7升。其中,主要增长贡献来自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国家。中国是西太平洋地区饮酒增长的“主力军”。从2005年到2016年,中国终身饮酒者的比例从50.9%下降到42.1%。 2016年,中国的人均酒精消费量为7.2升,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0.9升。


     根据今年5月发表在《柳叶刀》上的预测分析,高收入国家的总酒精消费量保持稳定,而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总酒精消费量则有所增加。预计到2030年,高收入国家对全球酒精消费的贡献将减半。本文分析了全球酒类消费的增长可归因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


     由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林大庆名教授撰写,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5年之前将酒精消费量减少10%的目标将无法在现行框架下实现。在葡萄酒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应该制定更强有力的政策来规范它。“497”表示,由于饮酒高峰期与饮酒引发的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可能会持续数年,这可能会使决策者感到困惑,这一差距将被酒精行业和相关利益集团用来反对更严格的控制措施,声称适度饮酒者不应被剥夺。他认为,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管制框架公约,制定酒精管制框架公约,以规范酒精工业。根据乔岩,近年来,在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的一系列研究倾向于“饮用最适量的酒精”,这可能会推动居民的饮食指导方针开始减少建议的饮酒量。

     

    喜欢经常去夜店酒吧消费的朋友,看完应该对喝酒量有更深的认识了吧。


举报
全部评论
  • 3

  • 分享
  • 1

  • 粉丝
  • 0

  • 关注

推荐阅读